第230章 八品小官献计招安(2 / 2)
“现在跟平叛大军交战的,主要是天道叛贼,兵力集中在鄂州蒲圻、岳州华容两地,平叛大军所牵制,其他地方兵力空虚,特别是与鼎洲交界的潭州,兵力守城尤显不足。”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考虑直接从澧州、鼎洲入手,优先招安这两个州郡的叛贼。这两个州郡有四个较大的叛贼头目,澧州有两个,一个叫王解,一个叫郭淳,另外两个在鼎洲,叫金宣和周瑞。”
“澧州已经被平叛大军收复,王解投降,郭淳逃去辰州,不用管他们了。我们的重点可以放在鼎洲,只要招安金宣和周瑞,鼎洲就能收归朝廷,顷刻间被能直达天道叛贼的老巢潭州。”
“潭州兵力空虚,一旦鼎洲归附,带着鼎洲兵马来到潭州城下,潭州叛贼除了投降招安,没有其他出路。等收复潭州,岳州、鄂州天道叛贼马上就会四散崩溃,不伐自灭。”
“这个计划仅需招安一州两个头领,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月内便可招安鼎洲和潭州,将岳州、鄂州的叛贼逼入绝境。”
一个月招安鼎洲、潭州,的确够吸引人,但能不能实现是个巨大的未知数,因为不到绝境,人总是心存侥幸,可以说招安一座城池比打下一座城池更耗时间、更麻烦。
在座的高官大员都不是愚人,张浦话音方落,便有人问:“不知都督府准备派多少兵去招安?从鄂州调兵,还是从荆南府调兵?出了城的军队,还听你们指挥吗?”
“不需一兵一卒!”
众人惊讶中,张浦解释道:“宋金议和,朝廷裁军收兵,在这个既定国策背景下,我们就不能太过仰仗军队,所以此番平叛招安,最好不动用朝廷的一兵一卒。仅用朝廷天威收复叛贼,也可震慑天下万民。”
丁志达道:“话虽这么说,真要独身去招安,无所依仗,恐怕有去无回。十年前洞庭湖杨幺之乱,朝廷也曾三番五次派人去招安,结果招安使者全部都被粗鲁野蛮的叛贼斩首沉湖。”
“不错,杨幺之乱我印象深刻,我一同窗好友就因前去招安,惨死洞庭湖,尸骨无存。至今想来,仍然令人惋惜。”另一人表示了同样的疑问与担忧。
张浦当即反驳道:“错了,招安要看目标对象,有些叛贼能招安,有些则不能。我们要避开不能被招安的死硬派,招安那些能被招安的人就行。”
“杨幺是凶恶之人,他当时是乱民首领,为了笼络人心,他肯定不会同意招安,那些因为去招安而被杀的人,反而成了他借以笼络人心的工具。”
稍一停顿,张浦接着说道:“就拿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些叛贼来说,哪些能被招安不好说,但哪些不能被招安却一清二楚。蒲圻那些敢跟平叛大军厮杀的人就是不能被招安的,要避开他们,跟他们相同的还有岳州华容那些人。”
“所以,我们只需要避开与平叛大军作战的鄂州、岳州叛贼,对鼎洲、潭州叛贼下手,危险性就能降低不少,招安成功的概率也高。”
被年纪轻轻的张浦教育一番,丁志达等人面子上挂不住,顿时有些不爽。
脑筋一转,便听丁志达阴阴地说道:“你对招安叛贼如此有信心,可敢去走一遭?”
此言恶毒。
若是张浦不敢去,那这番论述就是废话、笑话。
若真应下,招安成了,不影响他们分配利益;招安不成,死的也是张浦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死的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