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面评估原型机的性能(2 / 2)
在张恒的指导下,团队开始了原型机的具体制造工作。
他们使用高强度但轻质的复合材料来构建战舰的主体结构,以确保其在水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耐压性。
精心设计的动力系统被安装上去,这一系统不仅要提供强大的推进力,还要尽可能地减少噪音,以避免被敌方侦测到。
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是涂层的应用。
工程师们在无尘车间内,使用特制的喷涂设备对战舰表面进行涂层。
所有的纳米涂层都必须经过精确控制的厚度和均匀性测试,以确保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发挥最佳的隐形效果。
在涂层固化和性能测试之后,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成为了下一个重点。
小李和他的团队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软件编程,确保原型机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进行精确的自主导航和任务执行。
完成所有这些工作后,张恒组织了一次团队会议,讨论接下来的海试计划。
“经过我们这么多个月的辛勤工作,原型机终于准备好,。接下来的海试将是对我们技术的最终验证。我们需要详细规划每一个测试环节,确保能够全面评估原型机的性能。”
原型机制造完成,张恒和他的团队迎来了项目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海试。
海试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评估原型机的性能,特别是其在动态海洋环境中的隐形效果。
为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团队采取了一系列专业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
在海试的前夕,团队成员们聚集在会议室内,细致规划各个测试环节。
张恒站在白板前说道:“这次海试我们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动力系统测试、控制系统测试,以及最重要的隐形效果测试,各个部分都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动力系统测试主要评估原型机的推进效率和机动性能。
工程师小李负责这一部分的测试,他解释道:“我们将使用GPS和水下声纳系统来监测原型机的速度、航向以及潜深的变化,确保动力系统能够在各种条件下稳定运行。”
控制系统测试由软件工程师小张负责。
她说:“我们开发了一套自动导航程序,原型机将在预设的航线上进行自主航行。
通过分析它的航行数据,我们可以评估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最关键的隐形效果测试则需要全团队的共同努力。
物理学家王教授详细介绍了测试方案:“我们将在不同的天气和光照条件下,使用多波段雷达和红外探测设备来监测原型机的隐形效果。
此外,我们还将模拟敌方的搜索和定位操作,评估在实战环境下的隐形能力。”
海试的第一天,团队成员们携带着各种测试设备来到了指定的测试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