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狐妖被封杀生石(1 / 2)
且说通天教主座下有一弟子,门下多为动物修成的妖精或是不行正道之修行之人。而这通天教主是何人物?且在此一一细说。
通天教主乃是截教教主,是太上老君老子和元始天尊的师弟,坐于碧游宫开坛讲道,身着八卦仙衣,坐骑为奎牛,头戴金光五彩,手持青萍宝剑,面容威严。
因截教、阐教、人道三教共立“封神榜”,要将忠臣义士以及各处修行仙人在死后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而截教门下名列封神榜者居多,故通天教主在碧游宫禁令弟子紧闭洞府。阐教门人广成子因助姜子牙伐纣而杀了截教门徒火灵圣母,遂上碧游宫拜谒通天教主,缴还截教之宝金霞冠,被碧游宫截教诸大弟子围堵厮杀,不得进宫。后通天教主偏信了弟子多宝道人和金灵圣母的一面之辞,竟发圣人之怒,决意与阐教作对,连设“诛仙阵”与“万仙阵”两大恶阵,令无数生灵涂炭,神仙遭殃。老子和元始天尊联合西方教主合力破了二阵,才救了众仙之厄。通天教主所设之阵被攻破,无颜回宫,师尊鸿钧道人赶来,解释怨愆,三仙和好。
通天教主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先进理念,摒弃狭隘的人本位思想,收了一些旁门的徒弟,“有教无类”是通天教主明达、值得赞扬的一面,在封神之战中,虽然门下弟子屡屡被阐教杀害,心中有气,也不曾教唆门下报复阐教,还屡次嘱托门下不可伤阐教弟子性命,亦可谓之“仁”。
通天教主虽然与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是师出同门,却非是在三清之中的人物,与三清中的灵宝天尊不是同一个人物。
自元始天尊处受经法以后,上清灵宝天尊即辅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阙,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侍卫三十万。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
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犹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灵宝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而通天教主,据说其实就是灵宝天尊的另一个分身而已。
在此篇章节之中,作者简单介绍关于三清神仙等神仙的一些来由。
玉清元始天尊,手持混元珠,居于清微天玉清境。
上清灵宝天尊,持如意或太极图,居禹余天上清境。
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执芭蕉扇,居大赤天太清境。
道教神仙中,三清经常与四御合称呼为三清四御。这四御所指的乃是四位天帝的合称。
第一位是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被视为总执天道的神灵。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道经中称其居住在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简而言之,道教认为:玉皇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每年的腊月廿五,玉皇要降临下界,亲自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这一日民间多设香案摆供品接玉帝。这一活动,也有称之为“斋天”的。
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
第二位是中央紫微北极太皇大帝,被视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统御诸星和四时气候的神灵。
紫微大帝,又称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紫微大帝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大帝之下,辅佐玉帝管理星界。 紫微宫又叫紫宫、紫微星,位处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西汉未央宫、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明清故宫名曰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
紫微星是位于上天的最中间永远不动,位置最高的星,故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因此对他极为尊崇。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节制鬼神与雷霆。
《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曰:“昔北极紫微玉虚帝君,居紫微垣中,为万象宗师,众星所拱,为万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阙,下领酆都。”按《犹龙传》云:“紫微北极玉虚大帝,上统诸星,中御万法,下治酆都,乃诸天星宿之主也。北极驱邪院是其正掌也。”
统率北极四圣等众,又有上清十一大曜星君(七政四余)、北斗七元、左辅右弼、三台星君,南斗六司,中斗三真、擎羊陀罗二使者,十二元辰本命星君,六十甲子太岁星君、云天二十八宿,斗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斗中神仙诸灵官众、周天列曜星君、天罡大圣、魁罡星君等如此这些普天星斗,河汉群真。
第三位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被视为辅助玉皇大帝掌管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世间兵革的神灵。
勾陈天皇大帝,在中华文明的流传中,应现为伏羲天皇。
相传远古之时,四方土地到处一片混沌荒昧的景象,时间茫茫地流逝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先民们慢慢地知道了日出日落,月圆月缺的变化,寒暑气候的变更,星辰散布排列的方向和位置。(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寒来暑往。)
自然在提供给人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在磨练人的意志,给予人重重压力。人只有不断克服这些压力,才能生存繁衍和继续发展。因此,在远古太初,认识自然,改造环境便成为人生存的第一要义,并成为终生使命。
改造环境的手段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创造了文化,并以文化观指导自己去认识和改造自然。
在此期间,人们住在黑暗的洞穴里。以石器、木棒、兽骨为狩猎工具,以兽皮或树叶为衣。吃一些野果生瓜、鱼虾河蚌、连毛带血的生肉,有时连这些脏腥生冷的食物也没有,饥一顿,饱一顿地度日。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斗争的同时,人们的智力很大地开发了。为了更好的生存,人们逐渐组织成氏族公社。道教称为延康世纪。
此时中华大地上的先人智力开发,人们用木棒石块对付野兽,常常奔波一天毫无所获。狩猎的不稳定,影响到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面对营养不足的艰难局面,在华胥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氏族首领“伏羲氏”。他道体即是大道中勾陈大帝,辅玉皇大帝执南北二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为实现元始天尊的意志,流传大道智慧,应现为“伏羲天皇”。
伏羲天皇教人们用绳索结网,用网来捕猎野兽鱼虾。使狩猎更快了,范围更大,所得也更多了。 《易经》系辞下传:“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可是到了冬天,野兽很少出来活动,大鱼沉于江底。人们的生活又艰苦了。伏羲天皇又教先民们在猎物多时把飞禽走兽喂养起来,驯服成家禽牧畜。大规模的喂养从而开创了原始畜牧业。
伏羲氏在祖国各地传播畜牧业的经历中,为教化先民观看到自然万物孕育成长,相辅相成。思想天地造化,万物成形的道理。作成太极八卦图,以演释天地变化由来的过程,无极就是虚空,太极就是地球,地球在围绕太阳周转时也在自转,旋转运动产生了万有引力和离心力,天火地水相融形成混沌,刚柔相摩,鼓之与雷霆,奋之以风雨,混沌大气清浊浮降形成天地。阴阳凝聚震荡形成水体,水体在地表的压力使地壳皱褶,大山川泽定型。
伏羲天皇定都河南淮阳,在位时,在女娲皇的帮助下,制定了婚嫁之礼。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
第四位是后土皇地只,被视为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和大地河山之秀的女神。
后土在道教体系神话中被列为四御\/六御之一,与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在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礼法。
而后世,经常有人将后母女神与女娲混为一谈,其实是两个不一样的人物。
话回正题,且说通天教主门下有个女弟子,乃是千年白脸金毛九尾狐妖也。
这妖精修行日久,而且喜欢蛊惑人心,危害朝代江山。
据说在夏朝的时候,这白脸金毛狐狸精就帮助妺喜修炼媚术,蛊惑夏朝君王夏桀,令其败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