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 / 2)
在座的这么多人, 那些地主乡绅们包括范从直和陈允横之流都是一脸茫然,倒是江莽和其他两个商户面上展现出了了然之色,想来是有听过这个“暖水斋”的。
江莽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为何这位沈大人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但是秉持着对这位沈知县的好感, 江莽还是接过话头道:“这家“暖水斋”,江某有所耳闻,好像是京城里一家特别有名气的铺子, 里面卖一些新奇之物, 其中有一样便是“暖水瓶”,据悉将滚烫的水倒入这个暖水瓶中, 一夜过后仍旧是热的,在京城以及周围的府县卖的相当好。”
江莽经常需要搜罗一些精巧稀奇的玩意卖往他处, 所以对这家远在数千里之遥的“暖水斋”也有所耳闻。
事实上, 江莽也曾想过去进一批这个暖水瓶,但是他们的马队去一趟京城就已经极为不易,而且他打听到这个暖水瓶的售价同样不菲,便是最便宜的一种, 也要六两银子一个, 这个东西他得过两个, 用了一番之后虽然也觉得好, 但是最终想了想, 没有找人去谈。
一来他打听到,这家铺子如今已经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出的货不多,二来,马帮的主要客人还是安南那边的, 安南的气候和云南大差不差,常年气温偏高,对于热水的需求并没有北方这么大;这三来,马帮的主要集采地还是在云贵之地,运输方便,京城距离云南太远太远,路上的成本和风险也要考虑进去,故而江莽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沈江霖见江莽知道这个铺子,脸上带了一丝笑意道:“不才正是府上的家业。”
江莽愣了一下,其他人也跟着愣住。
他倒是真的没想到,这么个日进斗金的铺子,会是荣安侯府的,但是转念一想也对,哪怕是侯府出身,这银子也不可能是大风刮来的,如何能这般挥洒
江莽品夺着沈江霖的意思,难道是要让他们马帮进“暖水斋”的货这倒也不是不行……
卖沈知县一个面子,他们应该也能在里面挣个三瓜两枣。
“若是能和贵府上合作,那是江某之幸。”江莽豪爽抱拳,马上应承了下来。
沈江霖却是摇摇头,立马纠正道:“江帮主误会了,家中产业如今都是兄长在管,况且这个“暖水斋”里产的东西,也都是更符合北直隶的百姓需求,卖给江帮主这边恐怕不能给马帮带来多少利益。”
江莽一个铁血硬汉,此刻是真的动容了。
这位沈大人的话,都是在为他和他的马帮在考虑啊!
江莽接触了这么多的官员,有些官员清高的很,但是实际上却又十分贪婪,既不屑他这种粗人,又看中他口袋里的银子,有时候甚至不会自己亲自见他,而是找个中间人来会,江莽是又要打点中间人,又要上交大笔银子给到为了行事方便的官员,每过一个府县都要上交一笔银子,打通这条商路,其中付出了多少心酸,只有江莽本人知道。
可是沈大人的字字句句,从不提钱、从无为难。
他没有因为知道马帮获利颇丰就心生贪念,也没有因为家中做这门生意的,就想牵线搭桥,从中分一杯羹,而是处处在为他考虑着想,站在他的角度上在想问题。
至此,江莽是真的开始将沈江霖的话听到了心里去。
“大人若有高见,还望不吝赐教。”
人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是江莽却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他通过沈江霖的一字一句,已然明白沈江霖是有想法有主意的,否则不会去提到什么“暖水斋”,或许既是秀实力,又是表明有合作的意向,只是这个意向并非在“暖水斋”,而在其他。
沈江霖见江莽的身体彻底往他的方向倾斜,便知道此刻的江莽已经是放下了心防。
人的语言表情都会骗人,但是人下意识的动作却不会骗人。
江莽从一开始的肌肉紧绷,坐姿垂直,到现在一点点往他这边倾斜,肌肉也开始放松,这是一个人开始信任并认真倾听对方讲话时才会有的表现。
沈江霖到了此处,才开始将自己真正的想法娓娓道来。
“江帮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物件最好卖”
江莽带领着马帮从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团伙,干到了如今大几百人,开辟了一条完整的商业之路,在里面摸爬滚打几十年,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干到如今年四十又五,甚至都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但是若论对这一行的见解,他却是敢说,比任何人都要理解的透。
江莽很快就接过话头:“那自然是那些个头小,价值又高的货。”
个头小,意味着同等体积下,他能运送更多的货物,价值高就意味着到了当地卖给有钱人,他能翻个几倍、几十倍的利。